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构建“两圈四区”总体格局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出台

2017-02-17 10:59:59    来源:    编辑:

11.jpg 

  近期,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2月14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建厅主要负责同志解读《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3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将保持全国先进位次,城市群总人口达到1.06亿左右,城镇人口8000万左右,全面建成发展活力足、一体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

 
深化对外开放 明确“四大定位”
 
  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全省17设区市,北邻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引黄河流域。《规划》立足于半岛城市群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明确“四大定位”:一是深化对外开放,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黄河流域龙头城市群、我国北方重要开放门户;二是强化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多通道联系,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建设成为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区;三是以“蓝黄”两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依托,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蓝色经济示范区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增长极。
 
构建“两圈四区、网络发展”总体格局
 
  科学把握城市群空间演变特点和趋势,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规划》构建了“两圈四区、网络发展”的总体格局,两圈四区即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和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济南都市圈重点突出省会城市优势,强化与周边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等城市同城化发展,建设成为半岛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枢纽区域;青岛都市圈重点发展蓝色经济,协同潍坊等城市一体发展,建设陆海统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积极培育发展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推动区域设施共建、市场共育、服务共享、环境共保;加快提升沿海城镇发展带,优化培育济青聊、京沪、滨临、烟青、德东、鲁南等发展轴线,构筑“一带多轴”网络体系。
 
统筹推进人口市民化引导城市群人口有机集聚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产力布局特点,以都市圈(区)为主要载体,《规划》统筹推进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半岛城市群总人口达到1.03亿以上,城镇人口6700万。济南、青岛迈入特大城市行列,临沂、烟台、淄博、济宁、潍坊进一步壮大规模,枣庄、威海、德州等8个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极化县城发展,形成15个左右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城市,35个左右城区人口20-50万的城市,30个左右城区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培育10个左右新生小城市,创建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到2030年,城市群总人口达到1.06亿左右,城镇人口8000万左右。
 
强化交通引导完善城市群交通网络
 
  《规划》强化交通引导,构建城市群3小时交通圈、都市区节点县市1小时交通圈、设区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1小时通勤圈。一是强化城市群对外交通联系,加快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推动济郑高铁、京沪高铁二线、沿海高铁等高速通道建设;二是完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加快“三横五纵”高速铁路主骨架建设,搭建高速铁路网;加快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三是提升城市群集疏运能力,完善机场、港口等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强化不同交通方式衔接,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城市群设施网络
 
  《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紧密、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共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大城镇再生水利用力度,提升海水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镇、人口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相一致;二是共建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区域能源基地建设,完善外电、外气入鲁等能源储备运输网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三是共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三网融合”,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共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城市群。    

                                            (人民网)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