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缘何“清官难断家务事”

2019-12-05 08:56:28    来源:    编辑:

 □刘云生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俗谚,也是法谚。为什么家务事难断?

  第一,内与外。从身份上讲,家的基础是人伦,争端也属于“自己人”的内部纠纷,而官员则是“外人”;从利益上讲,家是一个私密性很强的群体,很多“家丑”不能对簿公堂,更不能公之于众。所以,传统纠纷调解中,家族会本能性地排斥“外人”介入家庭事务。

  为了维系基本人伦,保护家庭隐私,降低诉讼风险,传统中国一般采取两种措施,排除或限缩公权、公法介入家庭事务:一是将家庭纠纷中的民事纠纷如“田土细事”交由家族初级审判权审理裁断。二是将诸多涉刑案件设定为身告罪亦即自诉罪,非经当事人启动,官府不得介入、审理、裁断。此种设计无疑承认、强化了家庭、家族的自决权、自治权。

  第二,民与官。因为制度供给不足、信息不对称,证据开示制度不健全,加上官员的个人偏好和绝对的自由裁量权,家族纠纷进入公堂,当官理断,如果遭逢贪官、昏官,极有可能产生双方甚至整个家族都难以承受的高成本、高风险,这就是传统民间视为畏途的“官断十条路”。

  即便遭逢清官,风险一样存在。因为清官可能清廉明察,也能辨明是非对错,但他判决的依据只能是理和法。但家从来就不是一个讲理说法的地方,而是由爱心、包容组建起来的组织体,讲的是奉献、忍让、宽恕,而不是单纯的是非公道。

  第三,情与法。清官凭借的是法律,是惩恶扬善,但法律调控的仅仅是超越人性底线的行为,比如杀人劫财,比如虐待老人,而不是一般的性情不合甚至家务纠纷中的细枝末节、鸡零狗碎。

  比如婆婆公开刁难儿媳,儿媳私下诅咒婆婆,婆婆状告儿媳不孝,要官府治罪;丈夫谴责妻子不贤惠,夫妻怒目相向,对簿公堂,要一拍两散。这时候,如果官员大笔一挥,判处不孝大罪或判决离婚,那他就绝对是昏官而不是清官。因为他不知道,人家婆媳之间有剑拔弩张的时候,也有笑语对谈的可能;夫妻之间有大打出手的时候,但一夜和解更是常态。所以,真正的清官会劝诫,会勉励,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法,但一般不会对家庭纠纷做出是非判定,更不会轻易下判。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