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家乡那棵大樟树

2020-09-02 09:33:12    来源:    编辑:

□ 段伟

  人难过百岁,树却可历经千年。读懂一个人不易,读懂一棵树更难。

  大樟树生长在村头水口人气兴旺之地,是家乡的灵魂和标识。县志记载,古樟“植于唐宋,盛于明清”。专家鉴定,它的树龄至少在1200年以上。也就是说,自唐以来,古樟就在兹俯视大千世界,阅尽人间沧桑。

  虽饱经风霜,古樟却枝干遒劲,苍翠挺立。其树冠如幡似盖,古朴飘逸,满眼风韵。树下一马平川,天垂野阔,环眺群山如屏,层峦起伏。躯干粗糙龟裂,底部被岁月淘空,常有孩童在树洞里捉迷藏,或者爬上去躺在枝干上看云卷云舒、月落乌啼。

  樟树之大,随便一根枝干就是一户人家半个月的柴禾。但从我记事起,乡亲们宁愿走近二十里的山路去找柴禾,也没人拣拾冬天凋落的枯枝烧菜做饭。天地万物,长到异相就成为神物了,乡亲们固执地相信这棵树代表看不见的神灵,是村庄的守护神。逢年过节,还有人备下红丝带,给这棵老树烧香挂彩祈太平。

  大樟树暖不争花红,寒不改叶绿;叶生叶落,周而复始——那是一种温而不炽、曲而不折的气韵。春分,气温转暖,樟叶新旧交替,嫩绿的新叶不断抽出;夏初,樟蕊盛开,盈润饱满,犹如镶嵌在树枝上的金灿灿风铃;秋临,樟蕊坠落,一地斑斓,或黄或红或白,如黍米般一团团、一簇簇;冬至,大樟树仍然郁郁葱葱,成为鸟儿嬉戏和松鼠玩耍的天堂。

  炎炎夏日,大樟树遮天蔽日,成为村里人休憩闲谈的好去处。中午时分,天空透亮热辣,田里做活儿的汉子回到家,撂下手中的农具就直奔大樟树下,小孩也跟来了,一直等到妇人在家做好饭菜跑来喊才回去。因此,树下常有叔侄伯爷、大姨二妈在一起家长里短,聊村里的逸闻趣事,通过大樟树下放大传播,长了腿似的传遍全村。

  村谚云:“娘家哭得应天响,婆家家当塔塔涨。”在家乡,闺女出阁有“哭嫁”的习俗,即姑娘动步前要先哭,以示不舍父母亲朋,俗称“哭出门”“哭发”“谢亲”。哭完后,亲友方将姑娘送出门。“抬头嫁姑娘,低头接媳妇”“毛头姑娘十八变,临上轿还要变一变”……此时,男方应以糖果、花生、桂圆、枣子等茶点在途中“摆茶”迎新。迎新“摆茶”,大多选择在古樟底下,寓意一对新人婚后恩爱像古樟一样深扎沃土,樟香永恒;子孙枝繁叶茂,康健久远。

  一棵树,皮上有多少纹路,就有多少故事;枝上有多少叶片,就有多少诗篇。要读懂一棵古树,就得俯下身去吻它的根,那根里浸泡着先人的血泪;要读懂一棵古树,就得仰起头去看它的冠,那冠中容纳了无言的悲欢。

  大樟树啊,你承载着多少乡亲们的辛劳与梦想!对你的爱,已经融入家乡儿女的血脉,并将赓续为子孙后代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