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莱西经验”诞生记》研讨会

2019-12-10 09:25:02    来源:    编辑:

   12月7日,《“莱西经验”诞生记》研讨会在青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铁流创作的报告文学《“莱西经验”诞生记》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莱西经验”诞生记》展开研讨,一致认为这部短篇报告文学是近年来报告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积极回应现实的一部破题之作。当下,全党全国正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而“莱西经验”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之治”仍具有时代意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

  这部作品让我想到,我们之所以有“莱西经验”,是因为自行车上的那个人影,自行车在齐鲁大地上,可以看到乡村后面漂着尘土的情景下,一个共产党基层的干部,走到了村村户户,使共产党的精神和种子在这个土地上生根开花,这就是“莱西经验”的重要特征。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我看来,应该是重新出发的“莱西经验”。在强大和前进的过程中,如果对乡村治理、对基层治理缺乏的话,这个强大很快会出现很大问题。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讨论文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讨论国家的问题,人民的问题,中国未来的问题。所以,报告文学的文体,展示的不管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更多是未来的意义,未来的意义就是中国的意义,中国的经验。我们写报告文学的人要有这样的意识,不仅仅是简单记录那些人和事,而是通过像周书记这样的人和事,通过“莱西经验”,让更多人了解基层。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评论家 吴义勤

  “莱西经验”诞生记给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的角度,也提供了一种启示,同样是一部体现处理现实的独特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再一个,莱西经验还在于对经验本身的总结和思考,“莱西经验”解决的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在四中全会总书记也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其实莱西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证明,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优势。因此,把党的作用在基层怎么发挥,在这方面表现的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党是领导一切的,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优势就是共产党领导,这些都在具体的“莱西经验”生成的过程中出现的。因此,这个“莱西经验”虽然是对历史回溯,是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但实际又把它变成实践的过程来看。这种经验是不断生成,不断的创造性过程。

沈阳军区原副政委、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将、作家 高建国

  《“莱西经验”诞生记》这个作品的结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向前推延的现实结构,是通过透视的方法,通过莱西大地上几个最有代表性、特色最鲜明的村庄和人物折射、投射“莱西经验”不同侧面的闪光点。这就带来一个又容易散的问题,又巧妙地通过“莱西经验”的“始作俑者”周明金同志,用他串起来。第二个,遵循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写人物、塑造人物非常成功。通过周明金同志的鼻子,在那个年代依然架起了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特殊桥梁。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教授、评论家 李掖平

  从结构看,这真的是非常精妙的具有报告文学结构体式的作品,8000多字分五章,但成功勾连了两个时空。一个是周明金获得了“改革先锋”称号以后的当下,还有一个是“莱西经验”已经成功推广了30年之后的现在莱西市乃至整个青岛,如何把“莱西经验”推广到整个城市治理的当下节点上,使得“莱西经验”高度契合了习近平同志对“莱西经验”一定要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号召,使得这种经验真正得到了历史性的延续和传承,这是从结构角度上讲的,这种串珠式的人物先后出场,把两个时空共同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它的诞生记和传承记,这是报告文学在结构缝合度上的绝妙和成功。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评论家 丁晓原

  《“莱西经验”诞生记》是一篇以短制反映时代宏大主题,在尺幅之中精绘中国乡村之治胜景的优秀作品。作品透过周明金的新闻走进时光,深挖“莱西经验”生成故事,又闪回当下报告进程时代的“莱西经验”的新探索、新成果。“莱西经验”本身的意义奠定了铁流作品的价值,其重大意义在当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回答了时代的紧迫之问,这里面写得非常清楚,就是农村包产到户还要不要党支部,分田到了户再也不用参干部,就是改革要不要党的领导和相应的治理体系。“莱西经验”以其艰难的探索和成果,及时而有力地解答了直面现实的重大课题。而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在于以典型的个案探索并验证了农村治理发展的中国方案。

山东大学(青岛)副教授 赵坤

  我们都知道,如果要书写重大时代主题,没有比报告文学更适合,相对于小说、散文,它是能够最直面现实的。《“莱西经验”诞生记》是关于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典型的经验,有大调研、大摸底到“三配套”,一直成为所参考的“莱西经验”。作品以周明金书记这个人物轨迹为线索,将几个示范村衔接起来,走访、介绍成功经验等,把改革的过程嵌入进来了。但是引起我注意的,其实后面的附录,戴村,是比较特殊的形式,是真正当代意义上的今天,是真正应用“莱西经验”典型的示范村。这个示范村证明“莱西经验”,反映了它的示范性和普遍性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具有时代性。

《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评论家 舒晋瑜

  《“莱西经验”诞生记》具体分析起来,我觉得第一,因为塑造了一批敢闯敢干、敢挑大梁、敢担重担的干部形象,写活了一批村民形象。第二,《“莱西经验”诞生记》篇幅不长,每个情节、每个人物都像钉子钉入木桩一样让我们过目不忘,这个刚才大家都说了,是因为他的语言。第三,《“莱西经验”诞生记》心中有大爱,这个作品抓人的最关键因素是铁流对这片土地有爱,对笔下的人物有爱,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走进他们的世界,所以他的故事接地气。最后,“莱西经验”并没有画上句号,在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时代,“莱西经验”的意义仍然十分重要。那么,对于笔下人物,在那个时代起过什么作用?在当下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继续推广“莱西经验”的现实意义,在信息传媒高度发展的当下,思想性是报告文学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青岛市文联副主席、评论家 周海波

  莱西作为东莱古国的重要区域,承担着山东半岛地区特殊的文化、经济上的重任,莱西的成功和经验,不仅仅是地方上的成功,不仅仅是县级城市的成功,而是我们国家社会一级组织的成功经验。莱西在新时期以来,尤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在村民自治以及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所做出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这部作品当中,表现的就是村民自治基层组织践行的经验,但不仅仅是这个方面,通过这个方面还表现了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变革、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种种问题。

原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 范咏戈

  读这个报告文学,我首先感到是学习型文本,促使我们去学党建,这就是它的价值。再一个,它是破题之作。破什么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中国之治,就包含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而莱西经验,恰恰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经验,28年前,到现在没有过时,它呼应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通过学习,理解到莱西经验的可贵。村集体经济要不要?理论界有争议。“莱西经验”的可贵在于探索,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加强村两委建设,扩大村集体经济,这个抓得很准。所以它很新鲜,对全国大部分有指导作用,才能够得到中央的肯定。《“莱西经验”诞生记》这个题材虽然不讨巧,是我们的执政之本,但能看出作家的社会担当意识。



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刘东方

  首先,这个作品正面回答了当下的文学是如何呼应时代精神的问题。文学如何发挥它自己的社会功用,这是个大问题。这个诞生记就回答了如何面对现实的问题,如何面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发现的问题。作品回答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状况,进行文学形象和文学典型的创作,既有文学性,更多是有真实性。



青岛市委党校副校长 展旭杰

  作品中哲理性的东西,一些生动的故事,特别是典型的人物,体现了文学的典型性。目前,全国都在寻找“莱西经验”的价值何在,为什么当时召开莱西会议?这时候人民日报推出这样一篇报告文学,带有相当的及时性,故事性非常强。三十年了,“莱西经验”经过风风雨雨,走到现在仍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何不断创新,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时间也非常紧迫。

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人大常委、省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作家 厉彦林

  《“莱西经验”诞生记》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这篇作品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较好地回答了“党报如何运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宣传推介党建重大典型”的重要问题。

  “莱西经验”是我省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的一个创举,在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续写好“莱西经验”的后半篇文章,首先要找准方向。应当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求落细落实到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中,深化拓展“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经验做法。二是应当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要求落细落实到农村工作中,深化拓展“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设”的经验做法。三是应当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落细落实到农村工作中,深化拓展“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的经验做法。

省作协副主席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书文

  《“莱西经验”诞生记》这篇文章从文学来体会,这篇诞生记可以给我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文体创新,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或者对于所有作家来说,都有一个文体创新的问题。如果说到报告文学,我们会发现,报告文学往往是以写什么和写出来什么吸引读者,一般意义上怎么写就处于次要地位,这就跟原来讲的纯文学、小说、诗歌是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方面是人物的鲜活。对于叙事文学来说,报告文学带有强烈的叙事性,打动人心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人物上。我们也感觉到,作家铁流在塑造人物上下了格外的功夫,这里面塑造的核心人物周明金,作为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当中,是基层组织战线的唯一代表,把这个人物加以塑造。

  第三个方面,谈谈艺术的真实。这篇文章当中,把整个“莱西经验”放在大的变革历史中,有更宏阔的背景。同时是放在乡村发展历史厚重基础之上,文字虽然不多,但有着非常丰富的张力关系。

  这三个方面在我看来,最终都是融入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当然这个文学性的体会和理解是非常多的,这种文学性最核心的就是一种自由的力量,这个自由是指运用情节、运用文字,包括现实艺术之间的关系,这里面都有丰富的内容。

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王兆山

  从整个文本结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特点、语言风格,都非常好。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人物为主,一篇报告文学,人物总得立起来。作品的语言用纯朴的、乡土的、泥土的,乡情乡间,特别是传达着乡土幽默的东西,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事语言,都有这个风格,语言很好。其中,最好的就是人物的塑造,成功之处,就在于把每个人物都写活了,将每个人物都立起来,不是平面的,让人记住。其次,作品中有呼应,人物的连贯性、再创感就有了。总之,报告文学要写人物、写性格,要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承载思想和主体。

半岛都市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国作协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刘宜庆

  这部作品里面的语言非常接地气,像顺口溜、歇后语还有民谣等,这些都是非常打动人心的鲜活的东西。作品中,写的人物形象,写了基层村干部的人物形象,往往用白描的手法,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个心理的变化,这个人物就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同时,这部作品是有温度、有高度、有厚度的报告文学作品,不去农村,不去走基层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来的。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袁新文

  研讨会,不仅仅是为一篇作品开研讨会,更多是为了“莱西经验”的传播,是“莱西经验”的推广。不仅仅是研讨这篇文学作品,同时还研讨莱西基层党建的宝贵经验,这个会是有双重内容和使命的。

  说到文艺创作,我总结了两句话,“站在时代高处,写到生活深处”,所谓站在时代的高度,就是要关注现实、回应关切,你写作是干什么的,想解决什么问题。“莱西经验”解决什么问题,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特别是八十年代,联产承包之后,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瓦解、涣散,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困境?“莱西经验”恰恰是宝贵的探索和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解决这个问题,实际就是为现实找到了出路。写到生活深处可能是一种态度,就是要戒除浮躁,专心致志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剖析生活、分析生活,有没有这样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还在于对生活准确的把握和准确书写。

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朵拉图

  一个是人物的塑造非常非常成功,成功到每个人都塑造得成功。我感觉铁流在写王传喜和刘会芳的时候,说她贤惠如《渴望》里面的刘慧芳,只是寥寥几笔,却把这个人写得很鲜活。“莱西经验”是成功的,但是要把“莱西经验”继续深化拓展。

山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赵方新

  《“莱西经验”诞生记》这部报告文学,给人一种轻快明了的感觉。就“莱西经验”而言,在当下更有拓展和创新的空间。像现在国家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怎么把“莱西经验”融入到这里面,也是个大课题。还有美丽乡村建设等。农村这篇文章,永远离不开像“莱西经验”上提供的路径。当然,“莱西经验”可能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但是现在现实发生了转变,我觉得“莱西经验”也会随着现实发生变化在进一步提升,还有很大空间。“莱西经验”到现在还在乡村治理当中发挥着它的作用。现在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在农村的稳定上、服务农民上,目前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近来,都离不开党支部的堡垒作用。《“莱西经验”诞生记》让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过去,把好多过去经历的事情串了起来,这是一点,是“莱西经验”的现实意义。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