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走在共奔小康的快车道上

2018-11-10 10:21:29    来源:    编辑:

  第一次去赵泮东家。家里门锁都没上,院子里长满高高的荒草,都没法下脚。推开正间门,接着被顶出来了。为啥?因为气味太难闻了!屋内脏乱不堪,一看就知道是“光棍窝”。好不容易等他从外面逛蹬回来——一身衣服脏兮兮的,下地穿,平时也穿。头发长了也不理,像野地的枯草一样,随风飘。他说,不在乎,反正穷光棍一个。没错,按程序,他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第二次去赵泮东家。家里大变了样,非常干净整洁。地面铺着干净的垫子,进门后我们会自觉地脱鞋。再看他本人——干净利落,像换了个人;脸上堆着笑,和第一次看到他判若两人!夫妻俩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小名叫“小康”。赵泮东说:“我现在感到很幸福,感觉生活充满希望!”他还有个打算——他要“贫帮贫”,带动更多原先像他那样的贫困户转变思想,自食其力,勤劳致富,共奔小康。
短短两年多,赵泮东的转变为什么这么大?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像他这样的贫困户是怎么帮扶的?给钱给物?习总书记指出:“扶贫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养懒汉。”“输血”不如自身“造血”。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激发内生动力,才是精准扶贫的根本。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扶贫干部经常上门。赵泮东说,别看扶贫干部原来不认识,后来相处的和亲兄弟一样。通过深入接触了解,得知赵泮东父亲有慢性病,常年治疗,有个钱儿不够治病的。所以,多年来家里一直很穷,因为太穷了,他连个媳妇也娶不上。
摸清他的致贫原因后,扶贫办迅速行动,研究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扶贫干部通过持久地精神扶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鼓励,打开了他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解决了他“不想干”的问题。如何让赵泮东尽快脱贫?村支书给他介绍了一个到附近养猪场抓猪的活儿。每天,他把一头头大猪从猪圈里抓出来,用小车推到运猪车上。由于赵泮东出力肯干,活儿越来越熟练,工资也从一天一百元涨到了二百元。有了一定收入后,赵泮东的心热起来了,他有了发展产业的长远打算。但是面对没门路、不会干等一大堆困难,赵泮东犯愁了。这可怎么办?为解决他“无门路”发展产业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帮他申请小额扶贫贷款发展了八亩桃树,还帮他打了井,拉上了电,让他灌溉桃树不犯愁。为解决他“不会干”的问题,镇里推荐他参加了桃树栽培技术培训,技术员还到他地里手把手地教,第二年就喜获丰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赵泮东精气神各方面也有了明显转变。他变得愿意说话了,对人热情了,做事也很踏实、认真,还经常热心帮助左邻右舍。赵泮东的乐善好施,赢得了本村服装厂一位小他八岁女职工的好感……
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步伐加快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赵泮东父亲治病花费问题?很快,扶贫特惠保险的政策又眷顾了赵泮东家。扶贫办在落实好他们全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又出资为他们投了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三项扶贫特惠保险。生病住院,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险连续报销完后,慈善总会还会对剩余部分按50%进行资助。到最后,贫困户自己基本不大用花钱了。这下,彻底解除了赵泮东的后顾之忧。赵泮东说:“没想到活了四十多岁,还能有人这么帮我,党的政策真好!我现在有干劲,有奔头,脱贫了。”
赵泮东仅仅是我市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一个代表。如今,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319户10491人全部实现稳固脱贫,实现了吃好、穿好、养老、医疗、住房、教育“两好四保障”;93个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村庄集体收入、“五通十有”建设整体上水平,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村村有旱涝保收田、有致富项目、有办公场所、有卫生室、有卫生保洁制度、有学前教育、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有健身场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就业保障措施;4个经济薄弱镇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争取对口帮扶,经济增长大幅提升,镇容镇貌进一步改善,实现基本脱贫摘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使我市走在了脱贫奔小康的快车道上!
——抓好专项扶贫,推进户、村、镇三级脱贫摘帽。充分发挥扶贫系统专项扶贫职责,围绕户、村、镇三级脱贫目标,实施扶贫工作“专”管、扶贫资金“专”账、扶贫项目“专”档、扶贫对象“专”包、扶贫成效“专”查五“专”工作措施,压实责任、以上率下、规范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持续发力巩固户脱贫成效。在精准识别复核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产业、医疗、商保、园区、旅游、金融、教育、结对、孝道、兜底十种户脱贫措施,在2016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的基础上,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持续实施产业扶持、就业安置、医疗保障、住房修缮、教育帮扶、孝道兜底、社会资助等一系列综合扶贫举措,巩固了户脱贫成效。创新实施了扶贫特惠保险,为贫困户投家庭财产、意外伤害、医疗补充三类商业保险,其中医疗补充保险与慈善帮扶资金有机互补,将贫困户住院费用个人负担部分降低到10%以下,有效防范化解了返贫风险。二是突出重点实现村脱贫摘帽。实施青岛姜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物业经济扶贫项目,贫困村、经济薄弱村每年分别稳定获得9.6万元、7.2万元的高效收益,并制定实施了资产、收益管理办法,科学管护资产收益。实施村脱贫摘帽“达标提质工程”,引导、扶持贫弱村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葡萄、甜瓜、蔬菜、乡村旅游等高效村级主导产业。整合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水利、农机、林业、“美丽乡村”、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200多个,补齐村脱贫“五通十有”配置短板,2017年底基本完成了村脱贫任务。2018年实施“五通十有”配置提升项目96个,进一步提高了村脱贫质量。三是统筹推进增强镇综合实力。充分利用各级帮扶资金,规划实施镇驻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镇容镇貌提升项目。2018年,还批复实施了院上镇光伏发电项目、马连庄镇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项目、日庄镇驻地道路修建项目,论证、设计河头店镇扶贫农创园项目。抓好镇特色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在建过亿元新动能、新技术等项目23个,极大促进了经济薄弱镇可持续发展。
——抓好行业扶贫,引导行业部门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行业扶贫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多方面的优势,引导行业部门承担好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生态环境建设等扶贫职责,将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进一步聚焦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经济薄弱村、经济薄弱镇,做到项目优先安排、工作优先对接、资金优先保障、措施优先落实。一是合力为户办实事。深化健康扶贫。投入225万元,专项用于贫困户免费查体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服药。为所有贫困人口确定了22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了32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省定贫困人口患93种疾病分类救治完成100%,重点救治37种疾病患者完成100%,“八个一”工程落实完成100%。深化教育扶贫。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全覆盖,实现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救助全覆盖。实施“雨露计划”发放35.7万元帮扶119人;为6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及残疾学生免除学杂费10.88万元;为251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02万元。深化住房扶贫。2017年为9户贫困户C级危房进行了修缮,为3户贫困户D级危房进行了改建。先后整合554.03万元帮助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修缮852套,实现了住房扶贫全覆盖。深化养老扶贫。投入44.41万元,为4441名贫困人口,按照每人100元标准补贴了养老保险,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深化岗位扶贫。举办精准扶贫专场等各类专场招聘会13场,帮扶贫困人员达成就业意向28人次。采取“送岗入户”等方式,对232名有就业需求的贫困人员送岗434次,帮扶就业47人。设立“扶贫就业车间”8个,安排50余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开发包括环卫工、河道清理工等公益性岗位315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12.5%。深化救助扶贫。对160户城乡困难居民实施了临时困难救助,共发放救助金约80.8万元;对8282名城乡困难居民实施了医疗救助,共发放救助金1688万元。二是合力为村办好事。扶持发展脱贫产业。深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在贫困村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好客人家”10多个,为岚桑村、南埠村、沟东村等贫困村争取奖补资金10万元,指导沟东村创建成山东省旅游特色村,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式,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带动100余名贫困人员参与旅游产业就业创业实现脱贫。用活7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优势资源,发展健康颐养为主的特色民宿,带动库区20多个村的300余户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余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涉农资金3200余万元,实施水利、农机、林业等项目171个,进一步改善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投入1340万元,在14个贫困(经济薄弱)村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提升村庄“五通十有”质量。投资98万元对最后5个贫困(经济薄弱)村的中低压电网完成了升级改造,实现贫困(经济薄弱)村电网升级改造全覆盖。投资82.7万元对部分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提高了供水保证率。为55个贫困(经济薄弱)村配备了文化娱乐设施。强化村庄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强基固本村村行”活动,从市直选派2000名机关干部分赴全市861个村,对党建、户村脱贫攻坚落实工作进行监督,引领各村抓班子、带队伍,全面提高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三是合力为镇解难事。实施了公路、给排水等六项工程,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3.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4万亩,将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网化联通工程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重点向经济薄弱镇倾斜,在经济薄弱镇实施大中修项目3个、网化联通项目3条,提升了镇域公共服务功能。
——抓好社会扶贫,激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一是积极动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精准扶贫。整合资金5万元,救助了14名贫困妇女和12名贫困“两癌”妇女;整合救助资金26万余元,资助了480名“春蕾女童”;根据10多名贫困妇女的求职需求,推荐参加家政员免费培训班,帮扶就业脱贫。实施“希望工程”资助贫困户学生30多人,争取60余万元修建“希望小学”;在经济薄弱镇实施针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牵手关爱行动”,为100名留守儿童完成初期特长教育;组织蒲公英志愿者150多人次参与贫困户评估民调。组织动员9家爱心企业捐资61.3万元用于扶贫济困。涌现出了蒲公英公益平台、山后韭菜基地、奥特地产、沁楠香等众多扶贫企业以及牲畜托养王晓燕等社会扶贫先进典型和事迹。创建慈善救助品牌,在12处镇街设立慈善协会,发放各类救助金439.8万元。开展“四季助力”结对帮扶,先后出资40余万元帮助购置被褥、电视机等生活用品5000余件;帮助146人争取医疗救助15万元;帮助11户贷款55万元发展资金;帮助21人上岗就业;帮助71户办理低保,切实为贫困户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二是强化宣传积极营造社会扶贫氛围。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介报道,印发《扶贫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规范》《扶贫开发政策文件汇编》《莱西市精准扶贫政策一本通》和扶贫画册等1万余份,各镇街印发镇情12期55000余份、发放扶贫明白纸2万余份、悬挂横幅200余条、喷绘标语160余幅、绘制扶贫壁画30余幅,深入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法规,广泛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三是加强扶贫培训教育。在市委党校分期组织了全市村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干部扶贫政策培训。通过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干部精准扶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确保了上级扶贫政策有效落实。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