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算”出来的成功

2017-02-15 09:08:20    来源:    编辑:

  “一生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20世纪末,哈佛大学研究者围绕此题随机对1万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的人首选“事业能有所建树”。

  对于成功,谁不心向往之?人们总是渴望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意义。正因如此,现实中一些“成功学”宝典常能跻身畅销书榜单,微信朋友圈里也不乏屡屡刷屏的“心灵鸡汤”。有人说,“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用数学来描述,那么它才能说是科学的。”不禁想到:成功,是否能用数字来描述呢?
  能!不妨来看看以下三个算式。
  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是多少?按照概率论公式计算,结果是63%。一件成功率微乎其微的事尝试100次,其成功一次的概率竟飙升至63%,这启示我们,“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永不放弃”。诺贝尔研制炸药,经历了数千次失败;爱迪生发明电灯,验证了上万次不成功。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发明电话,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取青蒿素……他们无一不是一次次战胜失败的痛苦,最终找寻到胜利的光亮。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一旦认准了目标便百折不回地实干,这种人,想不成功都难。
  假如你现在的能力是“1”,以后每天在“1”的基础上多努力1%,坚持一年,“1”就变成了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34。倘若每天懈怠1%,一年之后,“1”就缩水为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55。101%与99%的差距仅为2%,但一年时间后结果却堪称天壤之别。这有力印证了一句名言,“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脚步不是小步,而是徘徊”。赵忠贤“坚持每天多工作一会儿”,终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何祥美“逼着自己每天比别人多练几分钟”,终成享誉全军的三栖精兵。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在量变中拥抱质变。否则,即便有再高的天分、再优越的环境,也难免“泯然众人矣”。
  假如一个人分管的工作,质量能达到90%的标准已很不错,但如若有5道程序,最终标准会是多少?90%的5次方约等于59%,竟然连“及格线”也达不到,更不必说再多一些90%相乘了。成功需要100%的努力,失败却只需1%的破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行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任何凑合的思想都要不得。有“质”者事竟成。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才能抵达“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的境界。
  爱因斯坦认为“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稻盛和夫觉得“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富兰克林笃信“成功=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从表面上看,成功可以用公式“算”出来,但本质上,成功是“干”出来的。解码成功,这些加减乘除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品味。

                                       (李秦卫)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