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后视镜里的风景

2022-11-10 14:45:45    来源:莱西市情    编辑:邓跃东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后视镜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是不需多谈的。我的后视习惯却早于驾车之前,这种重要性似乎也不好多谈,只是一种习性。

我写作散文始于2010年,36岁,之前练得很少。为何从这个时候动笔呢,而且事务繁杂,没有完整的时间。我担心错过了就回不来,点点滴滴地记录着。慢慢地,写下了三本书的文字,多数公开发表过。

但是,越往前走,越觉困惑,为什么要写,目的在哪里?过去没有这种疑惑,理想、担当、拯救、织梦、名誉、不甘、审美、情怀、度日,这些想法一路次第呈现,但到后面就模糊了。我的写作观一直变化着,这是我第五次以文字方式总结看法了。我与其他写作朋友交流过,都有这样的困惑,完全不是过去那样明确,但也放不下。

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写作多年,目的都找不到了,还要没头没脑地写下去!

我写的是散文,散文说的是什么呢;为何选择散文,而非其他。我不能直接回答上,心里感慨着一件事情。前不久和文友们交谈什么是散文,争得不可开交,最后有个喜欢读、而不写的人说,小说诗歌之外都是散文。是的,这个无以反驳的趣说,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弄懂散文先要了解小说和诗歌,属性决定了各自的质感。我说,小说朝前看、诗歌往里看、散文往后看。大家觉得是这么一个味道,散文的作用就在这里,由此独立存在,无法取代。

这样,我从36岁开始不自觉地写作散文就有了正义的道理。但是,这个年龄是开始告别青春、回望来时路的时候了。孙犁先生说,散文是一种老人体文章。毕飞宇说得更具体,散文随笔是个“德高望重”的东西,不到一定年龄最好不要弄它。相比之下,我比其他人回望早了一些,人到四十才不惑呢。这也是各自的经历决定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甚至是一种中年的身体反应。不写不行吗,日子过得不好吗?当然不是,很多人不读不写照样活蹦乱跳,个人内心需要而已。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思旧,心里会宽敞一些。我母亲经常晾晒我们兄妹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和鞋子,回想过去的艰辛,才发觉如今的滋润,没有道理不好好过下去。我父亲说,吃饭人少,前几年稻田里种玉米,地旱得变了质,今年得改回去,不然以后吃不到稻米了。我家老屋挂着一幅由外公书写的对联:老前辈能艰苦创业,后生家要奋发有为。他们都是往后看呢,希望朝前走得更好一些!

写散文也是回望,这跟父辈回望过去的日子是一样的。

如今,很多家庭买了汽车,车子往前开,要不停地看后面,这样才能成功到达终点,少了后视镜可能走得不太稳当。过日子,不能忘了这面小小的后视镜!现在的人却不喜欢朝后看,只顾快速往前走,但生命的景象就单调了。如果往后看,会又一次看到自己的脚印、汗水、心跳和沉吟、喘息。这是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前后两种风景相伴,生活的体验要真切很多。

我的篇章多是叙写过去的人、事、物,简单、渺小、朴素、真诚,使心灵变得柔软和澄明,历久弥新而不能忘怀。写作过程,是看后视镜,像不像自己;如果不像,就会想着怎么捯饬要像一些。

这是身体的内在使然,已不是年轻时候怀揣文学梦想的热劲了,喜不喜欢由不得自己,你得一直走下去。我的写作过程是十分痛苦的。都说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我却体会不到一点自由。这应是说,散文要以一种自由的姿势呈现,但孕育的过程是很不自在的,贾平凹就说过艺术诞生于约束而死于自由。

这是我能够坚持下来、写下这些篇什的原因。(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