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说“箸”道“筷”

2022-10-25 15:13:10    来源:莱西市情    编辑:刘保富

 4筷子新新.jpg

闲来无事翻字典,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竟找不到进餐时用的“筷”字,再查清代以前的字典、词典,“筷”字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一个常用字竟在这些字典中不见踪影,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古人对用来挟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两根小棍,不叫筷子,称梜、箸或柱。如《礼记·典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荀子·解蔽》:“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南朝梁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瓯。”因两根筷子一般长,古人还戏称为“齐肩大士”。宋代陶谷《清异录》云:“张君亦有艺也,彼日夕差使齐肩大士,功力如神。”

那么,后来人们为何又将用来挟食物的两根小棍称作“筷子”呢?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呼箸为快》中是这样说的:“俗呼箸为快子。陆容《菽园杂记》谓起于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箸、柱,皆谐音“住”。住,停止也。吴中河道纵横,水上运输发达。船民皆以船为家,视“住”为不吉利之语,于是反其意改“住”为一帆风顺的“快”,因筷子多为竹制,慢慢演变成加竹头的“筷”。

开始将“箸”称“筷”不过只在水上人家流传,书面语中不见“筷”字。新文化运动前后,文人的著述中还是将筷子称作“箸”,如郁达夫《北国的微音》:“举起箸来取菜,提起杯来喝酒。”然而,活在群众口头的语言,特别是生活化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新文化运动后,“筷”字迅速扩大运用范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字,今天已经彻底代替了“箸”字。(来源:《咬文嚼字》杂志)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