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魏晋名士故事背后的逻辑

2019-08-02 09:12:15    来源:    编辑:
□夏学杰
 

  作家木心说:《世说新语》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教科书。《蒋凡讲世说新语》一书并没有拘泥于对原著的翻译和阐释,而是系统地阐述了短小文章背后的故事,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那个时代,从而读懂故事的成因与逻辑。
  《世说新语》好看,但是其故事往往戛然而止,读者还没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文章就已经结束了。受魏晋谈玄风气的影响,《世说新语》写作重在“得意忘言”,语言简约精练,文字隽永有味,作者的深邃思理意趣,常是意在言外。不了解故事所处的时代,还真不大好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言行。
  所以,蒋凡尽量把故事安放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力求还原或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让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魏晋时代的人为何那么任性呢?当然,确切地讲是“任诞”。《世说新语》有一章节名为“任诞”。蒋凡认为,“任诞”即任达与荒诞。任达主要指无形精神世界的见识旷达,率惰任性,意志自由而重在回归天性之自然;荒诞则由虚入实,指言行举止的乖戾无常,打破世俗礼法的常规。任诞放达之风,在正始名士中已初见端倪,到竹林名士则登峰造极,他们有理论,有实践,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此风一开,迅速感染时世,成了一种新的时髦,也可称为“流行病”。任诞风源何在呢?追究起来,一是与所受《庄》《老》及玄学思想影响有关,宅心玄远,回归自然,不为物累,超越世俗,强调张扬个性而享受人生,这与礼法名教正相反;一是魏晋社会,篡弒相继,人们一面高倡礼教,一面自相残杀,正直之士,朝不保夕,这就引发“叛逆”与任诞。因此,任诞已成为魏晋士人的特殊风度而见其内在的人格之美。当时士人以任诞言行来张扬自我个性和精神解放,是一种扭曲变形了的人生智慧,也是一种重压之下生命热情的发泄,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蒋凡指出,如果不问时间、条件和对象,在时过境迁后,仍然沉溺于放纵任诞的生活享受,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竹林名士之风,而是东施效顰了。王澄等后学之人就是如此,其任诞不是时代的抗争,而是纵欲的生活享受。后来东施效颦者,只会任达纵酒,竟不会写文章了。他们离原先的任诞,已很远了,只是学些皮毛,冒充时髦,装装前卫罢了。
  当阮浑想学父籍作达时,阮籍说了真心话:“卿不得复尔!”制止了儿子的作达之风。可见,阮籍也不觉得任诞是好的,若是好的东西,怎么可能不愿意传子女呢?他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任诞也跟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不光是文学,魏晋时,人的自我意识也在觉醒。桓温是东晋的强权人物,他有一句名言:“大大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世说新语·品藻第九》说: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殷浩的意思是虽然你很有成就,但是我还是要做我自己。
  蒋凡写道:具有“自觉”精神的士人,不管他事业的成败与否,当时人大多视之为“英雄”。这些“英雄”,自然也成了《世说新语》的主角。他们身上可能有许多人性的弱点或缺陷,但只要他们是当时人性“自觉”的带头人,那么当时人们就仍然把他们当作“英雄”来看,津津乐道,而不问其成败。这和今天我们的认识是有较大不同的。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