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朱元璋改文风

2019-05-23 09:44:43    来源:    编辑:

 □ 曾祥伍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不仅紧紧抓住诸如打击贪官、移民搬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也不放过文风建设方面的“细枝末节”。
洪武九年十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道奏折,要陈述的是五件事,却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一看到这密密麻麻的长篇奏文,朱元璋头都大了,便叫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读到六千三百七十字时,还听不到一点具体问题,而且“言多忤触”,于是龙颜大怒,未等折子念完,叫来茹太素当面责问:“你说迂腐俗吏究竟是指何人?”茹太素回答不出来。朱元璋更加生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第二天,朱元璋的气消了,晚上又在宫中叫人继续读茹太素的折子。原来这份长达17000字的折子,写到16500字之后才进入正题。那500字就是他要报告的五件事的内容。而这五件事之中,竟有四件事是可行的,要马上办的。对此,朱元璋感慨地说:“茹太素要汇报的事,500字就够了,为什么要弄那么繁琐冗长的文字,使人不明其意呢?”
对于此事,朱元璋也明白是体制造成的,不应该把责任推在茹太素身上。因此,他先作了一番自我批评:“今朕厌听繁文而驳问忠臣,是朕之过。”随即出台了上书陈言的规定,“若官民有言者,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虚词失实,朕甚厌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把倡导务实的文风提高到了法律的层面,力度可谓不小。
朱元璋还积极改革公文的格式,使其更加适用。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烦式”,颁发各衙门执行,简化了公文程序,使公文更加明白好懂。
唐、宋以来的公文,不管是从上而下的制诰,还是从下而上的奏折,都用的是骈体文,铺陈夸张,华而不实。朱元璋批评大臣们上的奏折“颂美之辞过多,规戒之言未见,殊非古者君臣相告以诚之道”,要求“今后笺文只令文章平实,勿以虚辞为美也”。
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骛之。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动下,公文变得简洁朴实,通俗易懂,格式也规范了很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