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要闻总第3280期 >2024-02-29编印

设施农业变“冬闲”为“冬忙”
刊发日期:2024-02-29 阅读次数: 作者:张京帅  语音阅读:

  莱西融媒2月28日讯 近日,在我市设施农业大棚里,一朵朵油桃花竞相绽放,一颗颗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设施农业让种植户“冬闲”变“冬忙”,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企业新引进的8台潜伏式搬运机器人,正往分拣车间运送西红柿。产业园把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满满的科技元素让这个大棚的生产忙碌而有序。

  “过去运果运输需要两到三个人,现在潜伏式搬运机器人可以自动将果实、点对点送到运输线上,并自动过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人工成本。”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莱西基地经理高松介绍。

  除了机器人参与果实运输,产业园还采用自主研发的全智能集成自动包装系统,可对产品进行精准包装。采用无土栽培和物联网系统,依靠上百余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了西红柿全生长周期的自动化、精准化管理。而数字化、精准化的管理,不但提升了西红柿品质和产量,也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大粉番茄的产量能达到每平方米60公斤到70公斤,是传统大棚的6到8倍。在价格方面,平常农户的番茄每公斤卖3元,我们的年平均售价达到了每公斤12元。”高松说道。

  而在院上镇王家庄村,大棚内的油桃树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花满枝头,绿色的桃叶也渐渐伸展开来。“看这花开的多整齐,管理好了,今年3月底4月初,油桃就能陆续上市。”果农薛景正忙着疏花、掐枝打叶。

  院上镇是中国油桃之乡,目前形成了以王家庄为中心的3000余亩的大棚油桃主产地。镇政府依托全国第一个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仅为果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培训,还积极开拓市场,为果农解决销售难题,提升了油桃的经济效益,铺就了一条致富增收路。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