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总第3141期 >2023-05-09编印

隋人鹏传记
刊发日期:2023-05-09 阅读次数: 作者:莱西市情  语音阅读:

  隋人鹏(1703-1738),字扶九,号芸阁,祖居莱阳隋家屯(今属莱西),元朝高密县令隋宝、定海郡侯隋世昌之后裔。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皇帝日讲起居注、顺天乡试主考、国子监司业、四川学政、皇帝侍讲、侍读、詹事府少詹事等职,最后任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隋人鹏少年时体貌俊朗,面容白皙,眉状如画,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之才,人称神童。6岁入塾,即勤于读书,且少年老成。9岁开始写文章,并能对经史子集的要领心领神会。19岁被录为博士弟子员,24岁中举人,清雍正五年(1727)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授庶吉士。三年后,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授翰林院检讨,并任武英殿纂修。

  雍正十年(1732),山东的济宁、兖州和东昌三府突遭自然灾害,雍正皇帝遴选山东籍官员前去协助地方赈灾,隋人鹏被派往东昌。他身负重任,一路上亲力亲为,考察灾情,安抚灾民,按照户籍人数分发粮米,大量灾民因此免于死难。山东省以及东昌府联名上书朝廷,表彰他的功绩和才干,推荐重用他。雍正皇帝对他非常赞许,颁旨为他记功两次。

  当年七月,隋人鹏被补授为日讲起居注。八月,任顺天乡试副主考,录取了孙穆、单烺等十人,这些人后来皆成为皇朝重臣。十月,任国子监司业,为太学生讲学。因为这个职位通常非文坛宿儒是不能被廷推任用的,而隋人鹏当时却只有30多岁,实属罕见,所以朝廷上下官员都对他称羡有加。刚刚任国子监司业不久,又被擢升为四川省学政。

  四川地处西南边陲,距京师六千余里。雍正十一年(1733),隋人鹏昼夜兼程,长途跋涉,终于到任。在任四川学政期间,隋人鹏非常注重经学的传授,加强对各级学官和书院的考核。他还经常批阅生员的文章,直到深夜。在他的提议下,全省的忠孝节义坊表和书院全部进行了整修。根据巴蜀地处偏远,文化落后,士子大多不熟悉传统礼仪的状况,他下令刊印张鹏翮、蔡元鼎、方苞等名家著作,发给全省学馆的学生,让他们研读。在他的推动下,四川文风士气面貌一新,人才辈出,后来出自四川的诗词文章名家,多是受到他奖掖赏识之士。

  当年十月,隋人鹏回京述职,任皇帝侍讲。雍正十二年(1734),又任侍读。其学识和为人得到了雍正皇帝的特别赏识,恩赐予圣祖康熙皇帝《御制文集》一套及贡缎、墨扇、紫金锭、貂皮等许多物品。乾隆元年(1736)八月,雍正帝驾崩,隋人鹏由于过度悲伤,罹患咳血症。乾隆皇帝登基后,覃恩天下,隋人鹏的父亲被诰封奉直大夫,母亲被封为太宜人。十月,隋人鹏迁任侍讲学士,二月又晋升为詹事府少詹事,专事后宫管理和太子教育。

  乾隆二年(1737)四月,因为隋人鹏深谙吏治,所以皇帝特命他担任河南按察使。期间,面对案牍如山积,他反复批阅,务求罪罚得当,不纵不苛;又根据囚狱多少评定主管官员的优劣。针对河南河流、山涧纵横、盗匪横行的情况,他力行保甲制,河南盗贼销声匿迹,社会安宁。隋人鹏遂得“吏畏民怀”之誉。1738年,隋人鹏在河南任上因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咳血而亡,年仅36岁。河南士民得知消息,都痛哭不已,当灵车北上回山东老家时,不少百姓竟哭送出数百里!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十分震惊,深表惋惜。

  隋人鹏年轻有为,涉学广泛,著述甚多,主要著作有《华萼堂文集》《四书讲义》《五经集解》《正学类编》《治镜录》《详刑要语》《豫省前烈考》《孝悌诗律》《社仓记详》等,其诗文造诣为时人称誉。(来源:市档案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