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专题总第3141期 >2023-05-09编印

“好人”频出 彰显城市温度
刊发日期:2023-05-09 阅读次数: 作者:莱西市情  语音阅读:

李红

10余年如一日敬老爱幼

  2009年8月,李红的丈夫突发脑溢血离世,5天后,婆婆又意外去世。自此,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当时33岁的李红身上,她把痛苦和磨难扛了下来,成为了老人和孩子们的依靠。2010年,又一场噩耗悄然而至,李红的大儿子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双腿骨折。为给儿子治病,她放弃了经营出租车的生意,奔波于北京、石家庄、威海等地的医院。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大儿子患上了渐冻人症。听到消息后,李红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但看着年迈的父母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她再一次选择咬牙坚持。

  2013年,李红的母亲又因宫颈癌离世,自那以后,她们举家搬到了父亲家中。“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必须要尽快振作起来。”李红告诉自己。10余年来,她先后在糖果店、餐馆做过服务员,也在家做过手工针线活。下班回家后,还要安慰因无法下地而脾气暴躁的大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子也成长了起来,每天帮着哥哥洗漱、吃饭、翻身等。在李红的影响下,大儿子也学会了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积极乐观的生活。

  为贴补家用,已经70多岁的李红父亲干起了环卫工。晚上回家后,每当听到父亲的呻吟声、看到趴在书桌前熟睡的小儿子,李红的内心无比愧疚,但她始终坚信,痛苦终会过去,好运终会到来。日常休息时,李红也会在小区微信群里问候大家:“有谁需要缝补衣服、有谁家老人和孩子需要照看,我可以上门服务。”小儿子报名参加了许多志愿服务项目,因为表现优异,在2020年11月,被评为青岛市“新时代好少年”。

张为纲

拾金不昧彰显为民情怀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水集中队的张为纲,是一名优秀的退伍安置军人。自2017年进入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以来,他始终坚持忠诚敬业、公道正派、品行为重的工作理念,践行着“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忠诚使命。

  2022年正月初二上午8时许,张为纲准备到单位值班时,在小区停车位捡到一个手提包,打开发现有大量贵重物品。在久等未果的情况下,考虑到值班问题,张为纲与妻子商议将手提包先行带回家中保存,并通过小区业主微信群等渠道发出失物招领联系失主。当天下午15时左右,失主宋女士因在外地缘故,委托家属先将遗失手提包带回。宋女士家属主动联系了张为纲,在确认失主和物品无误后,认领了手提包,经查包内有价值60余万元的现金首饰、有价证券等物品。

  宋女士从外地回来后,为表示感谢特意制作了一面“拾金不昧暖人心,品德高尚正气扬”的锦旗送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张为纲感激不已。“这是我应该做的,曾经作为一名军人,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更应该坚持为群众着想。”张为纲说道。

  张为纲在工作中是队员们的模范表率,一年365天,除了基本的节假日,张为纲几乎都是在大街上度过。作为一名基层执法工作者,张为纲把身子扎根在基层,对自己负责的辖区每日巡查四五十次,加班加点更是工作常态。多年来,张为纲辛勤工作在执法一线,对同事、队员处以公心、坦诚相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赵维玲

织就“心防线” 守护学生健康

  2022年3月4日,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许多学生、家长被集中隔离。3月7日,正在家里准备上网课的赵维玲接到通知,立即赴即墨隔离点为隔离学生和家人进行心理疏导。形势刻不容缓,在完全隔离的情况下,赵维玲利用手机在两天内完成近200名学生的初访,通过认真聆听、记录,对隔离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和筛选。

  随着疫情得以控制,身心惊慌后的学生们逐渐进入疲惫状态,失眠、无聊、无助的气氛开始蔓延。赵维玲针对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身体状况、睡眠、心理需求等方面设计了6次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情况做出心理调试方案,每天下午5:30准时相约心理援助群。“六招助您快速入眠”“让自己闪闪发光的五个小秘笈”“光环背后的微习惯”等心理活动,让学生们逐渐从疫情的雾霾中走出。

  在心理援助期间,赵维玲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会第一时间接听隔离学生及家长的求助电话,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对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电话回访。在整理完每天的工作日志后,赵维玲会进行各种备课、作业批改,凌晨两三点工作成了家常便饭。

  15天的集中隔离,360个小时的日夜奋战,300余个座机专访,200余个求助电话,10余场心理主题活动,赵维玲犹如冲锋陷阵的战士,用娴熟的心理实操技能作为武器,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疫情心理保卫战。

魏建君

30年化解劳动争议5000余件

  “认真只能将工作做对,用心才能将工作做好。”这是魏建君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涉及企业和职工两个主体的切身利益,魏建军坚持细心、耐心、用心的原则,从多方面协调解决问题,30年来,已妥善化解劳动争议案件5000余件。

  魏建君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经常走进镇街、沉入企业社区,摸实情、找方法、解难题。她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的依法管理职工能力有欠缺,管理漏洞经常被利用,导致劳动争议时有发生。于是,她“解剖麻雀”“精准点穴”,将相关问题汇编成册,免费分发给企业。

  为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劳动纠纷,魏建君建立了违法预警制度,将仲裁中发现的违法普遍性问题编成提示材料,通过企业微信群、QQ群等广而告之,提醒企业注意防范。对个别问题采取劳动仲裁建议书形式向企业提示,给出解决方案,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达到了“审理一案,纠正一片,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行“法律知识送餐上门服务制度”,深入企业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企业用工风险意识,减少引发劳动争议的不确定因素。建立健康查体制度,主动对企业进行“把脉”,诊断违法风险点。2020年以来,共对350户企业进行“健康查体”,发现违法风险点1100余处,均予以事前消除,减少了劳动争议的发生。

  此外,魏建君探索建立了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联动服务机制,公开服务电话,只要企业和职工有需求,一个电话就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上门服务。2021年以来,提供上门服务9次,惠及职工400余人。

孙晓至

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飞翔

  孙晓至是院上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总干事。近年来,在多方的引导帮助下,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为了扎根农村、带领一方女性投身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创业初期,孙晓至和联合社推出“全托”“半托”“点菜式”三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户种植生产难题。联合社围绕农业产业链进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及小麦飞防等工作,对托管的土地进行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耕、种、播、收全部实现机械化,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小农户节本降耗,提高经营效益。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孙晓至和联合社团队加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专业服务型人才“四支队伍”,培育直播电商人才,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交流、培养工作。同时,采用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将全镇符合要求的各类经济经营主体、个体和小农户纳入扶持培育范围。

  2022年,联合社已开展科技兴农人才培训8次、培训600余人次,开展农机培训6场次,并协助青岛市、莱西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举办农机现场会2次。孙晓至先后被评为莱西市第二届乡村之星、青岛市农民工之星、青岛市十佳农民、第八届齐鲁乡村之星。院上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被评为青岛市人才服务先进单位、人选山东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典型案例、全国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