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总第3140期 >2023-05-05编印

沈迅传记
刊发日期:2023-05-05 阅读次数: 作者:莱西市情  语音阅读:

沈迅(1605-1647),字捷郎,又字羽公,号宙泉,莱阳孙受寨(今属莱西)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崇祯十六年辞官归里,力抗清兵,举家殉难。清乾隆皇帝予沈迅谥号“烈愍”。

沈迅先祖居蓬莱,其祖父沈梦麟中举后迁居莱西我乐村,其父沈时亨亦中举,居乡有德,家业兴旺。沈迅幼承庭训,少年颖悟勤敏,有神童之称。因才分过人,沈迅少年时颇好读异书,喜好撰写不符合科举文法的“怪怒不经之文”,以此为能,沾沾自喜,且参加秀才考试时,仍以这种习气写文章应考。主考官见到这样怪诞的文章,大加斥责,并将其文章张贴于府学墙壁上供人观看,以示警诫。沈迅少年轻狂,毫不介意,说:“鳗鹏大物,自有九天万里,非凡人所能识。”此后继续努力学习,不久便考上秀才。

天启四年(1624),沈迅顺利考上举人。七年后,崇祯四年(1631),沈迅与左懋第、姜埰一起考上了进士。沈迅等第后,未被选入翰林院,他说:“满朝词林率不识字”,仍然一派傲兀不羁、目空一切的作派。是年,沈迅被任命为直隶新城县令,政绩突出,不久调任为大县蠡县县令。与沈迅同年的进士还有张若麟(胶州人),任清苑县令。二人名声相齐,都清廉有为,为人称道。

崇祯十一年(1638),朝廷进行翰林科道官员考录,向全国印发“咨访册”,让各省、府、州按照咨访册上所列条件推举人选,再由吏部对其审查、分等、录用。沈迅和张若麟都是清官,又为人刚直,不屑于巴结权臣,因而受到河南御史王万象等人压制。沈、张二人还经常讥讽世事,无所顾忌,朝中官员对他们多有不满,诋毁他俩好爱纷争,华而不实,不能担当要职,因此二人仅被任命为刑部主事之职。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在天子面前为沈、张二人美言,二人遂迁任兵部主事。之后,杨嗣昌又向崇祯帝举荐沈迅,说:“迅才十倍于臣,且知兵机。可用为兵部尚书。”但崇祯帝怕骤然提拔,会遭到把持朝政的东林党人反对,只好说:“迅诚才,未可遂大用。”于是任命沈迅为兵科给事中,成为直接向皇帝奏事的言官。

沈迅拜官给事中后,先后上疏万言,纵论国事,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是年冬,清军数度侵扰京畿,形势危急,崇祯帝向群臣征求御敌良策。沈迅疏奏献策,于广平、河间、定州、蠡县各设兵备一人。又建言将天下僧人、尼姑编入里甲;里甲三丁抽一,可得兵数十万。此计虽颇受争议,但也属无奈之举,得到了崇祯帝的重视。当时正值朝廷用兵之际,许多廷臣以趁机进献兵策而进身,有的被推举为督抚,有的被选用为州府兵备。然一旦上任,往往获罪,于是又出现了上下官员讳言兵事的现象。针对这一时弊,沈迅奏请崇祯帝下令,诸廷臣必须在五日内陈奏用兵方略,帝即从其言。此间,沈迅还具奏弹劾王万象扰乱朝政,携私保举郑二阳出任登莱府巡抚,得到皇帝采纳。王万象被罢官,贬为庶民。自此,朝廷之中大小官员皆对沈迅心存畏惧,又因沈迅出自杨嗣昌之门而心存忌惮,沈迅在朝中声震一时。

祟祯十一年(1638),发生了顺天府丞戴澳劾奏平远知县王凝命、嘉兴推官文德翼贪赂案。文德翼为东林党人,他找到沈迅为自己解脱。沈迅于是奏戴澳弹劾不当,使得戴澳被革职,王凝命、文德翼得以保身。沈迅迁任礼科都给事中。

崇祯十五年(1642),兵部尚书陈新甲奏请皇上与清军秘密议和,得到了崇祯帝认可。陈新甲便奉旨指使职方郎马绍愉与清军暗中苟合,不料因陈新甲处事不慎,事情暴露。朝中百官不知内情,一片哗然,纷纷弹劾陈新甲。身为给事中的沈迅也愤然奏劾,崇祯帝命沈迅与陈新甲御前论辩。沈迅引经据典,借古论今,口若悬河,词义清辨,悉中机宜。而陈新甲则哑口无言,伏地流汗,面无人色。但沈迅主战的观点与崇祯帝想议和的心理相悖,不久,沈迅因保举高斗光为凤阳总督不当,被谪为南京国子监博士,沈迅因此乞假回乡。

后来陈新甲因泄露机密,议和失败,论死。崇祯帝又想起沈迅,曰:“迅御前驳议,朕犹识之,可复故官。”以其有先验之见,命复原官。但不久后发生了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和清军入关事变,崇祯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沈迅复官无望,蛰居老家莱阳县孙受寨。

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东侵,山东济南以东92城皆陷,闰十一月攻莱阳城不克;十六年(1643)二月攻陷莱阳,分兵攻打孙受寨。沈迅与其弟沈迓率众凭寨拒敌,尽发大炮,激战三昼夜,杀伤大量敌兵,清军佯退数里。晚上清军派兵偷袭,兵卒刚爬上寨墙,寨人齐挥大刀猛砍,将敌击退。敌兵问此为何地,得知是沈兵科山寨。于是清兵皆知沈兵科威名,闻之胆战心惊。

沈迅据守孙受寨,俨然独立王国,成为清政府的心头之患。清顺治元年(1644),清廷颁布剃发令,沈迅据寨中,誓不剃发投降。期间发生了河间反清起义活动,失败后,起义首领躲藏到了昔日在河间为官的沈迅家中,这使清政府对沈迅更加恼火。登州知府多次派人劝降不成,上报京师,指沈迅屯兵聚粮,意欲谋反。顺治四年(1647),清廷令防抚朱国柱率清兵三百人、降清汉兵三千人进攻孙受寨,围寨三匝,水泄不通。登州府派人送劝降书一封,沈迅见文书之上满是满清文字,怒火中烧,将其撕碎,退给使者。继而登上高台,发炮猛轰敌阵,杀死敌兵五百余人。激战三日,箭矢弹药用尽。沈迅自知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此时,其母亲、儿媳、女儿等家人己全部自尽。沈迅将殉难家人的尸体背到角楼上,堆积柴草,点火焚烧,然后面北叩拜明王朝,毅然投火自焚。其弟沈迓和儿子沈相如突出重围,但最终被捉。沈迓被押往济南杀害,沈相如被监禁。此次清剿,沈迅举家殉难27人,孙受寨被杀千余人。

清乾隆年间,清王朝恤表明朝忠烈,沈迅被赐予谥号“烈愍”。沈迅与誓死不降清的左懋第、姜埰合称为“明末莱阳三君子”。沈迅的墓地在莱阳城西南75里的小埠顶。

沈迅学识渊博,才学出众,留有《孝思录》《龙阜残稿》《沈诗九集》《因树庐残稿》等著作,但多毁于战火,仅《孝思录》今犹存,是一部沈迅在为父守孝庐墓期间,追忆其父生平事迹,寄托哀思的文集,约有10万字。

(来源:市档案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