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总第3117期 >2023-03-21编印

张嗣诚传记
刊发日期:2023-03-21 阅读次数: 作者:莱西市情  语音阅读:

  张嗣诚(1562-1619),字伯行,号从龙,莱阳双山(今属莱西市)人,大理寺卿张梦鲤长子。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敕封奉政大夫。

  张嗣诚自小受教于父亲张梦鲤,家学深厚,素有大志。明万历十三年(1585)中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列状元之蕃榜第62名。中进士后,拜官户部主事。他忠直清廉,严守法度,深得万历皇帝信任。1597年,其父张梦鲤去世,他丁忧回乡。

  服除后,张嗣诚补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当时,万历皇帝决定修建宫廷正殿,任务繁重,工期很紧,要求工部选派得力官员主持此事,经过精心挑选,安排张嗣诚担纲。张嗣诚接受任务后,日夜操劳,精心谋划,调度各方面人力物力,保证工程协调一致;严格监督每一个细节,确保不出丝毫差错。为节省费用,他决定从潞河(北运河)运送木材进京,因此节约白银两万余两。经他手建造的每一项工程均无瑕疵。对此,万历皇帝非常满意,特意颁旨一道,予以褒扬,并封他为承德郎。圣旨说:“……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张嗣诚,直方以大,美秀而文,廉著庾曹;劳宣起居,肯构乃堂;用昭五雉之勤,丹雘而躬,爱赞方鸠之职,可谓克袛厥叙,能世其家者矣!兹以覃恩,受尔阶承德郎……”赞扬张嗣诚正直诚恳,文章秀美,为官勤勉,做事细心,能够继承张梦鲤家族的传统美德。万历皇帝同诏敕封张嗣诚的夫人李氏为安人。

  后来,张嗣诚升为礼部精膳司郎中,掌管皇家陵庙牲豆、宴飨事务,万历三十三年(1605),皇孙朱由校诞生。万历皇帝下旨,召集文武百官在慈宁宫举行盛大庆典。张嗣诚负责各项礼仪和宴席安排。他倾尽心力,毫不马虎,各项活动都安排得十分周到妥帖。整个庆典既显得雍容华贵,玉色金光,又严守皇家礼制,丝毫不差。为此,万历皇帝十分高兴,特意下旨给予褒扬,并封授张嗣诚奉政大夫衔。圣旨说:“……朕庆集慈围,祥开甲观……尔礼部精膳清史司郎中张嗣诚,高华器韵,雅俗操持,可计留曹,程工起部,暨持衡于棘院,寻晋秩于兰台。尔惟金玉其于光,宴好雍容之会,夙夜在事,谨赋才调度之关,礼成无违,事举不忒。尔经济兹可视见。兹以覃恩,授尔阶奉政大大,锡之诰命……”

  1600年,张嗣诚奉命主持广东乡试和武举考试。当时,各省科举考试舞弊之风盛行,但张嗣诚不为所动,严格监督,保证了取士的公平公正。考试结束,在乘船回京的路上,突遇狂风,船舵失灵,小船随波逐流,几近颠覆。船工们个个惊慌失措,但张嗣诚却镇定自若,毫无惧色。幸好小船没有翻沉,大家得以平安。大家对他的临危不惧,沉着镇定钦佩不已。此次经他录取的举人,在会试中考取进士的人数居各省之首,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朝廷的栋梁之才。为此,张嗣诚赢得了朝野一片赞誉。

  回京后,张嗣诚被调任礼部典制司员外郎,负责办理朝廷封敕等事务。他照章办事,铁面无私。曾经,一个家住在外地的皇家支系问礼部请求授予郡王封号,并驾车辇载巨额礼物来向张嗣诚求情。张嗣诚毫不动心,坚持不予,万历皇帝得知后,特意下旨通融,要求张嗣诚作为特例处理。张嗣诚坚持原则,依然毫不妥协。他说,非皇族宗亲不予封号,此乃高祖皇帝所立规矩:郡王去世后,封号由其后嗣继承,这是有定法的,不可违背。臣身居执掌礼仪之职,深知依法行事方能不乱体统,也深知这样做就等于自杀,但又不得不为之!这件事最终被搁置了下来。

  不久,一位家住京城的亲王生了儿子,请求皇上赐名。按照大明规制,亲王未得到封藩,不能赐名。万历皇帝有意答应其请求,但估计张嗣诚不会同意,又不能强迫他,便从内廷直接颁旨,称若张嗣诚不肯办理,就劝他照旨行事。张嗣诚看到圣旨,思量再三,决定变通处理,他说,臣所奉守的是皇族宗庙的等级和封敕制度,若皇上非要赐名不可,就勿将所赐之名报于宗庙。这样既满足了亲王的愿望,又不废宗庙规矩,万历皇帝欣然同意,亲王自然满心欢喜。周到完全的处事方式,赢得了同僚们的交口赞赏。礼部的李尚书和冯尚书都对张嗣诚特别赏识和倚重,将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他处理,格外放心。

  万历三十五年(1607),张嗣诚被任命为“提调”,负责当年进士录取事务。他针对科考舞弊成风的乱象,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杜绝了借口为官员置办房舍,向赴考生员额外收取钱财的弊端,严加监视判卷过程,保证公平公正。当年录取的进士个个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不少成了朝廷重臣。

  张嗣诚品行端正、为官清廉,办事可靠,深得万历皇帝信任。万历三十七年(1609),廷争激烈,常常政出多门,不少身处高位的宦官动不动假传圣旨干预朝政。在这种情形下,玉玺管理异常困难,风险极大。张嗣诚秉性正直,不为权势所迫,不为金钱所惑,一切按律行事,小心谨慎。这自然会得罪那些行私舞弊的人,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诋毁张嗣诚,说他擅权,逾越了以往玉玺使用的范围和惯例。纷扰的谣言,也使万历皇帝对张嗣诚产生了怀疑,态度发生了转变。张嗣诚对此无可奈何,心灰意冷,便借母亲病重需要探视尽孝为由,请假回家,得到了恩准。回家不久,其母亲宫太淑人和夫人李宜人相继去世。张嗣诚滞留家乡,为母亲守孝,由于悲伤过度,操劳奔波,他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骨瘦如柴。

  万历四十一年(1613),张嗣诚被调到刑部,任员外郎。当时发生了一桩非常棘手的案件。提督凌应登大将军因为与同朝为官的凌汉翀是同乡,早有私仇。为此,凌应登在朝廷之上还动手殴打了凌汉翀,不料皇上不仅不怪罪凌应登,反而对挨打的凌汉翀表示不满,授命审议此案。当时正值仲春二月,京城进行会试,刑部大小官员大多被派往考场监督考试,尚书就把这个案子交给张嗣诚处理,张嗣诚原本打算慢慢平息皇上的怒气,可是廷尉已经把凌汉翀抓了起来,尚书催他急办。他抗辩道:“如此重大的案件,岂是我一个小臣所能了断的!” 想法把案子拖了下来,待会试结束,万历皇帝果然怒气渐消。凌汉翀被释放,未被免职。同僚们都很佩服张嗣诚的胆识和机智。

  万历四十二年(1614),由于受到奸臣陷害,张嗣诚被降职,到江西广德任知州。对此,他并无怨言,坦然面对。在广德,他平实亲民,勤勉为政。一到任就不分昼夜地批阅积压日久的各种案卷,断处陈案,平雪冤狱,解除民困,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他力推新政,励精图治,加强城防,剿除匪患,开采煤矿,增加财力。他置办学田,迁建学宫,整修学院,修葺城隍庙,建造尊经阁,大兴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广德人文风气大盛。他还对地方税收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地革新,废除由粮长、里长收取税款,逐级上交的办法,改由纳税户按田亩、人丁自行将赋役折算成银两,封存好,直接上交到州县,再由州县送交省布政司,这一变革,杜绝了粮长、里长随意加码征收赋税的弊病,减轻了民众负担,赢得了百姓称赞。为此,人们曾特立碑石,永久纪念。朝廷还将这一做法作为范例在各省州加以推广。张嗣诚在广德任知州共五年时间,政绩卓著,全州经济发展,人文兴盛,民众安居乐业。人们赞誉他的政绩与汉代的颍川太守、渤海太守齐名。

  万历四十七年(1619),张嗣诚升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冀南道。张嗣诚领旨后回家省亲,不幸突然去世。在去世的前几天,他就预感到自己死期将至,便把家人叫到跟前,嘱咐他们要敦亲睦邻,秉持忠孝家风,其党氏、刘氏二妾悲痛欲绝,毅然自尽,为张嗣诚陪葬。

  张嗣诚为官正直清廉,为人则宽怀和善,扶弱济困,孝敬父母,赤胆忠心,就连他的仆人之间也是和睦相亲,毫无是非。

  张嗣诚自小受其父亲张梦鲤教诲,文笔超群,尤以诗歌和散文见长,著有《丽光楼诗文集》,其中有一首是游览莱阳城北亭儿山的诗,题为《薄暮独步亭儿山山园即景偶成》:


  园林春正暮,山经晚间行。

  绝壁溪云合,孤亭岭日明。

  地偏宜性僻,花艳转愁生。

  坐久看新月,闲情赋未成。


  另一首《宿蓬莱阁和韵》,曰:


  峰悬鳌背结层楼,倚栏中原入醉眸。

  碧落沧波浑上下,秦桥汉畴几春秋。

  丽珠忽照金银阙,墁屑纷倾渤澥流。

  我欲乘风浮云去,岂从徐福觅仙舟?


  张嗣诚去世后,其神主被供奉在莱阳“乡贤祠”和江西广德“名宦祠”中。明清时期,在莱阳城东门里大街上有为张嗣诚和其父亲张梦鲤树立的一座大牌坊,名为“父子进士坊”,由于他和弟弟张嗣谟同朝为官,又树立了一座名为“兄弟治科坊”。

       (来源:市档案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