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时政要闻总第915期 >2012-02-29编印

责任文化领跑“沭阳速度”———《南来的震撼和思考》系列报道之二
刊发日期:2012-02-29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不靠江、不靠海,没有机场、高铁,也没有区位优势,人口大县、经济小县,是多年来人们对沭阳留下的深刻印象。然而,就是这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还是江苏省第一贫困县的沭阳县,近年来却在快速崛起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工业产品从一无所有到9个全国产量第一,一个个销售过20亿、50亿、100亿的产业集群梯队正在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已羚羊跳跃般跃居苏北23县(市)第1位,跻身全省县域经济中上水平。城区总框架已从1996年不过9.7平方公里,铺至今天的83平方公里,长大了近9倍,人口猛增至60万。
  惊讶于沭阳速度之后,是对沭阳奇迹的深思。600多批次,3.2万余人次,近两年来,中央、省、市各级及省内市县不断前来调研、考察、学习,无不在探究一个答案——
    沭阳之变,从何而来?
   2月21日下午,当市党政考察团乘车刚驶进城区时,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已跃入视野:城大、楼高、街宽、路直、人多……
  车行驶在沭阳街道上,“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倡导责任文化,打造高效沭阳……”一面面类似的口号悬挂在路灯杆上,蓝底白字格外醒目。
    沭阳倡导“责任文化”绝不是空喊口号。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建军告诉我们,倡导“责任文化”旨在让近180万人口的大县树立以尽责为荣、失责为耻的工作作风,打造一支百姓满意的责任型干部队伍,由“口头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变,由“行为文化”向“品牌文化”转变。进而,让“责任”衍变为执政文化,成为沭阳的新名片。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沭阳先后推出一系列强化干部责任、加大压力的举措。比如,“步步紧贴”,所有机关工作实行“月公示、月评议”制度,让干部时时处于紧张快干、争创一流的状态;“量化考核”,坚持县乡机关副职实绩考核制度,年终全县排名,能者上,庸者下;“目标倒逼”,将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制订出详细的建设进度表,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每月一督查,进度滞后者要表明态度。
    就在我们在沭阳的当天晚上,我们在宾馆,通过当地电视台看到,各级政府机关负责人都要在电视上承诺年度目标,这还不说,到年终,承诺要兑现,目标考核后3名,要向全县百姓“表态”;并且,沭阳县直部门和乡镇的“一把手”实绩公示在百度“沭阳吧”和花乡沭阳网站上,让社会各界评定;凡是镇村工业发展考核后5名的乡镇书记,必须领受一块“落后书记”匾,不许不挂,且只能挂在班子开会的会议室里,时刻提醒每个班子成员力争早日“进位脱牌”。
    对于重点考核的招商,如果连续3次倒数3名,就得从“一把手”变成“代理”,甚至再降职。最多的时候,曾有十几名“一把手”同时“代理”。
    部门科室“一把手”也不好当。全县113个重点岗位在县行政服务中心都有窗口,“软建办”一年两次评议、打分,从第1名一直排到第113名,“名次”牌要放在窗口显眼位置,前3名扛红旗,后3名领黄旗。
    村级“一把手”考核也如同攀岩。县里对474个村按原有底子的厚薄分成三类,每个利税指标都有对应的分值,年度考核位居后20名的,一票否决,无资格评先评优,连续两年排名后20位的,村支书必须引咎辞职。
    和记者一起参加我市考察团报道的当地媒体的同行告诉记者,在沭阳,考核就是要让干部人人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在竞赛中把本职工作做好。有这样的考核机制,这样的责任文化,何愁好干部上不去?何愁目标完不成?沭阳各项事业,又何愁上不去?”       (李远)
 
 
采访感言
 
    在沭阳县采访,我们在惊讶其羚羊跳跃般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被其一项项严格的考核所震撼。“公家的饭碗”不好端,想吃闲饭根本行不通已成为沭阳干部和公务员的共识和常态,也正是这种认识,沭阳的各级干部和公务员才特别认真敬业,沭阳才能取得大发展。我们与沭阳的差距在哪里?扪心自问,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少一种超常规奋斗的精神,核心在人,关键还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