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时政要闻总第880期 >2011-12-23编印

转型升级激活“洼地效应”
刊发日期:2011-12-23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侧记
  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地处胶东半岛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按照“专业招商、产业聚商、服务安商”的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招商引资,以职能化服务带动项目建设,着力强化全程跟踪服务机制,构建六大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仓储物流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开发区新的六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份,全区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58.6亿元,新开工项目27个,总投资28.2亿元,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7.6亿元,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中有19个实现竣工投产。
专业招商  引来群凤落枝头
  今年以来,开发区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重点培育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6大主导产业,提高项目聚集水平,优化产业发展档次,努力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
    在招商过程中,开发区以7个专职招商部门的专业人员,分区域开展定向招商,瞄准发达地区,盯住国内外大企业和相关产业企业,在巩固和加强与青岛地区产业转移资本进行对接的同时,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周边省市对接,并配套开展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和网络招商等活动,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先后多次到韩国、香港、上海、江苏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同时,设立驻青岛和昆山办事处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企业落户。
    专业的招商队伍,大大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成功率。今年1—11月份,开发区先后洽谈项目51个,新签约项目达到30个,招商引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
产业聚商  项目集群成为经济支撑
    “现在各个地方的政策都差不多,我们在投资地点的选择上更看重的是一个地方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青岛怡佳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灿如是说。近年来,经济开发区以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坚持走“工业支撑、园区承载、项目主导、集群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将机械制造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培育。截至目前,已引进机械制造企业50多家,形成了一条涵盖锻造、铸造、热处理、机加工等工种和农机配件、汽车配件等产品门类的产业链条。今年1—11月份,开发区机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32.2%,利税2亿元,同比增长27.5%。
   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把产业招商的理念始终贯穿在招商新思路中,围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仓储物流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重点产业,采取以传统优势产业聚引项目、以产业结构调整聚引项目和以商招商聚引项目三大举措,实施重点培育,定向推介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已吸引50多家机械制造企业,4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2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10多家建筑建材企业,10多家仓储物流企业和10多家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园区抱团发展,1—11月份?六大产业实现经济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2%,占开发区全部企业经济总收入的82%,而在建和拟开工项目中,六大产业的比重也达到了80%,产业聚集发展后劲十足。
服务安商  投资环境会说话
  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上,今年开发区投资1300万元硬化了济南东路和梅山二路两条园区主干道路,北部园区实现“九通一平”,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南、北两个工业园已修筑硬化道路30多条,总长60多公里。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开发区不断创新理念,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包帮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职责、一抓到底),强化协调,采取“保姆式”服务模式,积极促成项目落地。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建设投产的整个过程,都由引进该项目的招商部门全程负责,保证了项目推进的高效率。
  瑞丰机械从项目签约到开工仅仅用了1个月时间,董事长王瑞杰在谈到开发区的服务环境时说道:“之初我很担心土地和其他手续能否按期办结,但看到开发区工作人员每天辛勤地为项目跑来跑去时,这种担忧没有了。”。正是这种优质服务带来了项目的高效率推进,为落户产业的扩张提供了宽阔舞台。 
                                          (高金远 李广洲)